范颖雨后悔了。
向有出轨行为的男友提出分手,还不到24小时,她就后悔了,恨不得把分手的话收回去。给男友发消息,对方不回,打电话,对方拒接,实在忍受不了想念的折磨,夜里她偷偷跑到男友家门口,只为远远地看他一眼。
分手两个星期,她体重下降了10斤。“我绝对不能失去这个人,只要能让他回到我身边,我愿意尝试任何方法。”
在网络世界当中,隐秘的“情感挽回机构”忽然闯进了范颖雨的生活,范颖雨将其看作是救命稻草 。
范颖雨跟着“情感挽回大师”拯救爱情长达2个月,为此花费了将近2万元,然而却反倒被前男友拉黑了……在这种情况下,范颖雨逐渐看清了“大师”的真面目。
有不少失恋者遭到围猎。今年6月上海警方抓获了69名“情感挽回大师”。犯罪团伙打着专业情感咨询机构的幌子,运用话术诱骗受害者购买“情感挽回服务”,借此骗取大量钱财。警方将这起案件定性为新型“情感挽回”诈骗案。
“灯塔”
“挽回前男友”的想法突然在脑海中出现,那一刻,范颖雨迫切地想要在网络上找到“良药”。
在知乎平台输入“分手后挽回前任的办法”,各种相关发帖纷纷出现,她觉得那宛如一个“失恋阵线联盟”,其中有人能感同身受,有人在讲述挽回前任的方法……
一名职业显示为咨询师的“生智老师”抓住了范颖雨的心,他说只要找到他们,按照他们说的来,男友百分百能回来,“生智”在知乎上的标签是洞察人性最深处、心理咨询、懂你所经历的,还发表了多篇与情感挽回相关的文章,比如《对方不愿意回信息该如何挽回呀?》《男生提分手后会想复合吗?》《分手后该如何和对方聊天呢?》
这使得范颖雨看到了能够挽回前任的希望,她毫不犹豫地在知乎支付了一笔金额为69元的“图文咨询”费用。
阿禾曾在情感挽回机构工作,他说,“生智老师”这个角色通常被叫做“前端情感咨询师”,其任务是引导客户下单付款。
范颖雨按照“生智老师”的要求,提供了答案,答案涵盖16个问题,包括个人信息、双方恋爱次数、感情经过等 。
在首次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沟通里,“生智老师”做出了判断,称“你的前任存在习得性无助”,还表示“遇到困难时,他喜欢逃避”,并且说“他是一个缺乏担当的人”。
这些话彻底打动了范颖雨,她回忆说,当时听完,自己就不自觉地代入其中,感觉特别准。两人交往第二年,男友的前任打来电话借钱,那时范颖雨就在旁边,男友既不说借,也不说不借,最后她接过电话,直接拒绝了对方 。
电话里,“生智老师”接着展开分析,他告知范颖雨,自己见识过大量此类案例,况且他们有着7年的感情,对方不会轻易舍弃她,复合的可能性极大。
范颖雨越听越兴奋,她感觉自己的世界变得明亮了,她问老师:“那我该怎么办?”
别着急,一步一步来,你去报一个包月课程,我们会对你进行教导,从而让你逐渐去影响他,进而改变他。
范颖雨挂掉电话后,觉得挽回前男友只差交钱这一步了揭阳正规私家侦探电话-小心!围猎失恋者,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陷阱?,她对“老师”极为信任。
“生智”发布的有关情感挽回文章。知乎截图
范颖雨至今觉得,时隔5个月,那时老师就像是一座“灯塔”。当晚,她付了5800元的包月课程费用,且是全款支付,这笔费用占她月工资的一半。
2020年5月,27岁的李向南在知乎平台上碰到了所谓的“灯塔”。两人交往了5年,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然而女友却突然提出要分手 。
女友离开后,他感觉自己好像患了绝症,尝试了好多办法,然而都治不好,“这时候突然碰到了偏方,你说要不要试试?”
套路
李向南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一名“情感挽回老师”购买了咨询服务,为期2个月,花费15000元,这是他整个月的工资 。
李向南付款后,“老师”专门为其创建微信群。在这个群内,有一名“导师”教他改变形象,有一名“导师”负责提供走出失恋阴影的方法,还有一名“导师”教他如何与前女友聊天。
阿禾讲,这样的微信群在圈子里被称作“客户专属团队”,是包含客户、咨询师、经理等人的“指导群”,人数多时有八个,少时则有三个 。其主要目的在于,给客户营造一种被重视,且是专门为其服务的感受 。实际上,是公司人员在群里监督咨询师工作,还顺便窥探顾客隐私 。
李向南事后总结,“挽回方案”的核心是“展示自己的价值,将前任吸引回来”,咨询师的作用相当于陪聊,他与私信认识的网友对照买来的“定制方案”,发现相似度很高揭阳正规找人公司,甚至形象改变的内容都一字不差。
范颖雨所属的“客户专属团队”里有三名老师,在交完包月咨询费后,主要发言人变成了“熊老师”。
“熊老师”给她提出的“挽回方案”第一步是断联,他要求范颖雨不主动联系前男友,每日,她还要阅读“熊老师”发来的情感和心理学类PDF版书籍,以及一些“心灵鸡汤”短文,并且还要交作业,也就是阅后心得体会 。
而后,“熊老师”教她怎样“套路”前男友,先约对方出来吃饭,以此达到调动对方情绪的目的,接着爽约不去,此时对方会生气,并且也有了进一步情感投入。
这次爽约后没过多久,范颖雨收到了前男友提出的见面请求,“老师”让她先应承下来,然后再失约一次,那次,前男友等了范颖雨一个多小时。
一切看上去都处于“熊老师”的掌控范围之内。他还跟范颖雨讲,“前两次失约是为了激发他的情绪,你再选一个节日约他出来,这次要精心打扮自己。”
5月20日,这是一个因谐音似“我爱你”而成为相恋之人用来庆祝的日子,在这天,范颖雨见到了分开一个多月的前男友 ,她说不清这究竟是机缘巧合 ,还是“熊老师”的指导真的起到了作用 。
眼看月咨询服务快要到期了,“熊老师”告知范颖雨需要续费,还提议升级为中级课程,该课程为期70天,费用是14800元。
“熊老师”作出解释,在中级课程当中,会让她掌握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拿捏男人心理,低位逆转”,还会让她知道如何“分离小三” 。
紧接着,“熊老师”为范颖雨计算了成功挽回的概率,依据男友7年的投入成本以及感情基础,概率在70%以上。范颖雨与前男友约会结束不久,很自然地把自己归入了这个概率范围。
“熊老师”提醒范颖雨续费。受访者供图
范颖雨说,换成任何一个想挽回的人都不会拒绝这样的概率,正是这个“70%的概率”让她又一次选择相信“老师”,她表示其实诱导性已经很大了,之后她再次全款付清了中级课程费用,费用为13024块钱,还打了8折。
直到提出了“分离小三”的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与前男友吵架、与前男友现任女友见面以及成为前男友的“备胎”,范颖雨这才彻底清醒。
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她去找前男友大闹了一场,之后对方更改了所有App的密码,还断绝了所有的联系方式。
范颖雨提出要终止服务,同时要求退款,“熊老师”陷入了沉默,在一连追问之下,群内从未发言的“李米老师”走到“台前”,她拒绝退款,理由是合同条款规定学员不得以任何理由终止服务,一旦终止视为自动放弃,她还提出如果非要终止服务也可以,不过范颖雨需要再补咨询费2000元 。
无奈之下,范颖雨加入了一个“维权群”,然而这被“李米老师”发觉,“李米老师”对她进行“利诱”和“威胁”,对方先是同意退款,还暗示她要提供有关维权者资料,遭到拒绝后,又称她犯了“挑唆罪” 。
范颖雨向“李米老师”说法律里没有“挑唆罪”,对方哑口无言。
陷阱
对于那些想要挽回感情的失恋者而言,如果对方能够帮助自己挽回,谁会不报名呢 如今 范颖雨虽然看穿了对方的话术 但她坚信在失恋初期很难不心动
阿禾表示,在电话沟通时,客户思考时间缩短,反应变得迟缓,思维会被带动,成功率因而更高 。“那是一套完整的话术 ,它会一步步引导你 ,直至你认为这笔钱非付不可 。”
按照阿禾公司的规定,第一次和客户沟通时要打满40分钟电话,在这40分钟里,她得将公司提供的话术完整念完,同时经理会在一旁旁听,以此防止出现错误。
阿禾发现,按照话术念下去,三个人当中至少会有一个人升级付费,其余的人并非不愿意交钱,他们只是希望能够看到一点效果。
在阿禾看来,升级课程就是让他们交更多的钱,群名只是从“基础群”变成“高级群”,这两者并无区别。
阿禾看过公司总部后端情感咨询师的月度业绩表,其平均复购率高达200% ,这意味着客户在前端支付费用后,在后端会再付两倍以上的费用 ,当时阿禾所在分公司成立不到一年 ,后端部门只有几个人 ,复购率却已达到50% 。
阿禾说,在他们的工作流程里,课程升级完成后,工作任务就基本结束了。
阿禾在公司有一个月的短暂经历,在这段经历中,阿禾发现,工作时间越长的同事,要钱越“狠”,而且,这些同事对自己提供的服务坚信不疑 。
她记得,有个男同事,面对客户时已变得麻木,只是为了要钱。要是能要到钱,他会象征性地回几句,却不会提供任何挽回办法,也没有对客户的陪伴。相反,他会直接不回复消息 。
阿禾说,正如范颖雨此后所发现的那样,他们的报价并无固定标准,而是依据客户的收入来确定,会使你感觉自己能够承担这笔费用,然而又会有些吃力。对于实在没钱的客户,他们还会推荐网贷。
范颖雨所在的维权群里,有一名大二学生,她付不起3800元的咨询费,咨询师建议她从花呗借钱。在她要求退款时,咨询师“规劝”她,称没有钱不要做情感咨询,毕竟感情是高级需求,要先把低级需求满足了,再来谈恋爱 。
今年6月,上海警方抓获了69名“情感挽回大师”,初步查实这些案件涉及全国各地500余起,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
情感挽回话术本。上海警方供图
上海警方展开调查,发现该犯罪团伙会定期召开“培训会”,搜集并总结全国各地公布的诈骗案件,探究这些案件的作案手法是什么,有何特点,以及与自身作案手法有何类似之处,之后在话术、合同等方面持续改进,进而升级行骗手段。
他们不承诺百分百能够挽回成功,然而他却反着说,要是连这点都办不了,那自己还能不能在公司待下去了 。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反诈队民警何翠峰参与了该案件的侦破。
在何翠峰看来,破案存在难点,其中之一是能否找到受害人,不少受害人难以察觉到自己遭遇了诈骗,有些受害人想不到去报警,给受害人回访时,有些人碍于情面不想说出来,有的人还否认,不承认付了钱。
范颖雨垂下头,低声说丢人 。她问过维权的朋友们 ,没人告诉家人和朋友 ,大家都觉得很丢面子 。她还说对于失恋者来说 ,“情感挽回机构”不光骗钱情感挽回老师,还骗感情 。
骗局
却不知道,从范颖雨和李向南等人在网络上输入问题的时候起,一场针对失恋者的围猎就已经开始了。
在百度、知乎、豆瓣以及微信等平台上,一些“情感挽回”的营销推广十分普遍,这些营销推广大多藏在一篇篇号称“成功挽回”的故事里,或者一些情感自媒体的分析文章中,总能有几句话能打动失恋者的心。
以“挽回”为关键词检索到很多相关文章。微信截图
3年前,心理咨询师林夏开始在知乎上揭露情感挽回行业存在的“骗局” 。他曾遇到一位来访者 ,这位来访者失恋后花了大笔钱寻求机构帮助 ,结果不仅没有挽回成功 ,还背上了贷款 ,并且一度陷入抑郁状态 。
自此,他常在情感挽回相关问题版块发表内容,他揭露这类情感挽回是人为制造出的伪需求,该行业以盈利为导向,有一套应对客户感情问题的话术,而这套话术真正目的不是帮助客户挽回前任,而是让客户持续付费,他还劝阻失恋者不要报名挽回机构。
林夏表示,单纯曝光某些账号的营销本质已无效果,任何有关挽回的话题都充满各种营销信息,最典型的套路是,挽回营销号假扮失恋者,向失恋的人推广各类所谓情感导师。
长期揭露情感挽回行业黑幕,这使得林夏积攒了众多赞同数和评论。有一名自称是知乎官方推广运营的工作人员,曾向他推销内容推广业务,通过这项业务,文章和回答能够出现在推荐页前6位,并且没有“广告”标识,还能依据知乎后台大数据算法锁定关键词人群,实现精准推送。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他手上有个做情感挽回和脱单的客户,推广前,该客户账号粉丝仅152人,现在,一天能收到200至300条私信咨询。他还说,有人告诉他情感挽回很赚钱,很多情感小V只是花了一点钱引流,觉得很值 。
林夏直言不讳地表示,有一群被称为“情感大师”的人寄附于平台,并且平台在其中扮演着助推者的角色 。
阿禾对“情感大师”宣称的高挽回率不屑一顾。据她所知,那些都只是“随口承诺”。当有客户询问挽回几率时,阿禾表示,她和同事们会随便报一个数字,有时报80%,有时报90%。但实际概率只有10%,“就是那种什么都不做也会和好的情况。”
在当地民警上门之前,阿禾曾对这份工作的性质产生怀疑 ,他心想:“这究竟是一项心理咨询服务 ,还是诈骗呢?”
认定为诈骗的关键依据是,这类挽回机构是否虚构了事实。认定为诈骗的关键依据还包括,虚构的事实与受害人支付资金是否有因果关系。比如,机构要求受害者支付资金以提供某项服务,然而实际上并未提供 。福建敬遥律师事务所主任陈鸿涛说。
在前述情感挽回诈骗案里,机构的“专家”提出了一些理由,先是说“发现其前女友已有新男友,需要进一步工作引导”,后又说“其前女友已动摇,需联系现男友结束感情”,据此要求某客户转账支付3万余元。上海警方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该机构从未跟其前女友取得联系。
阿禾说,公司被查之后,他听说老板有诈骗前科,这已经是第三次因类似事情被查了 。
何翠峰表示,在这批被抓捕的犯罪嫌疑人当中,有的人明明才刚刚入职,然而在售课的时候却声称自己已经有8年的从业经历了,还经手过千份挽回案例 。他说,“我问他们有什么经验,他们回答说什么经验都没有。”
他在审讯期间察觉到,只要是对销售抱有兴趣的人,皆会被录入这家情感挽回公司 ,所谓的“专家”都是假的 ,部分员工存在犯罪前科 ,甚至还有人自己已经离婚了 。
(文中范颖雨、阿禾、李向南、林夏为化名)